合肥日报:精研细悟党史 深耕厚植思政

发布者:晏江楠发布时间:2021-11-05浏览次数:669

合肥日报:精研细悟党史 深耕厚植思政

  

      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师来说,精研党史、讲好党史,将其融入思政教育之中,是伟大职责。精研党史,研究什么?又如何融入思政教育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学史明理,是首要目标,是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基础。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作为思政课教师,学懂弄通这些基本道理,然后把它们原原本本、真真切切地告诉学生,不是理论说教的压服,是摆事实讲道理的说服。一是把握理论逻辑,系统掌握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二是把握实践逻辑,准确领会中国共产党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宝贵经验。三是把握历史逻辑,深刻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思政课教师要教育引导学生“从党的非凡历程中领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特别是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学生内心认同这三条基本道理,入脑入耳入心,才能转化为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这是思政课教师的重大使命。

    学史增信,就是要通过学习党的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和自身建设史,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对党中央的信赖。思政课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学史增信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学史增信的科学内涵、系统领会学史增信的实践要求。更要引导学生从党的百年辉煌历史奋斗中,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信念和信心所透射出的强大现实力量,引导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练就钢筋铁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添砖加瓦,贡献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切为增信提供了有力的证明。把这些中国故事、中国精神传递给学生,增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信心,不断投身伟大梦想的实践过程之中,是思政课教师的又一职责。

    学史崇德,是将社会主义革命者与建设者的大德美德转化为教师师风师德和学生优良品德的过程。需要从一代又一代先烈的事迹和精神中发掘出无私奉献、拼搏奋进、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等优秀品德,提炼出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一系列伟大精神,让自身受到感染和升华,从而转化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具体行动。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要有新精神、新面貌、新风范,努力做到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努力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教育引导学生时刻以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道德”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以优秀的共产党人为榜样,“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不断造就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四可”青年。

    学史力行,要求思政课教师将学史、讲史与所在岗位、本职工作密切结合起来,将理论学习的结果落到实处。在学习教育过程中,思政课教师要把党史和地方史、校史结合起来,承上启下,讲出一部让学生们真心喜爱,从而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党史来。要把党史与校风校训结合起来,把党史中代代共产党员的精神和修养提炼出来,与所在学校对学生情怀培养、精神熏陶、行为规范的树立相融合,内化为学生成长前进过程中的精神养分。要走出课堂、面向社会,立足百年历程,赓续红色血脉,讲好中国故事,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讲给更多人听,让更多人信,做好党史宣讲工作。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应教育引导青年人在党史学习中,感受中国共产党带给中华民族历史的辉煌巨变,从而更深刻地感悟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力量。进而将这种领悟转化为拼搏奋进的动力,“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成现实。

    (汪翔 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安徽医科大学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