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我们的新时代】步履铿锵,砥志励“新”,书写高质量发展“科技答卷”——我校新时代科技创新工作综述

发布者:晏江楠发布时间:2022-10-10浏览次数:571

风华十载砥砺奋进,逐浪扬帆创新潮涌。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十年,是我国科技进步最大、科技实力提高最快的十年。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这十年,也是我校科技事业跨越发展、多项工作实现历史性突破的十年。十年来,我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坚持“四个面向”,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学校科技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服务贡献成效显著,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有为,书写了辉煌灿烂的科技事业发展篇章。

着力增强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能力,实现多项历史性突破

十年来,我校将科技创新工作摆在全局的核心位置,鼓励、支持全校科研人员坚持问题导向,以生命科学、人口健康、疾病防治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出发点,积极努力开展医药卫生健康领域前瞻性、战略性、关键性科研攻关,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能力不断提升。目前,我校已达到年新增实施各类科技项目1000余项,近三年年均获得纵向科研经费1.3亿元的研究规模,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经费占比51%,是研究的主力军。高水平高质量的科学研究工作,推动着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的持续产出,实现多项历史性突破。一项项历史性突破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也是对我校事业发展成就的高度赞誉。

2012年,研究成果“全基因组外显子分析发现汗孔角化症、掌跖角化症和少毛症致病基因”入选2012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这是安徽省属高校首次获此殊荣,也是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历史上首次有地方医科大学完成的项目入选;“皮肤病遗传学研究”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这也是我省省属高校获得的首个优青项目。

2013年,首次同年度获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资助,开省属高校的先河,实现了重点突破;研究成果“慢性前列腺炎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及临床研究”荣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安徽省六安地区端到端远程医疗项目”获批成为我校首个国家科技惠民专项计划项目,资助经费总额达3344万元。

2014年,与复旦大学合作研究成果“极体基因组移植阻断遗传性线粒体疾病向子代遗传”在《细胞(Cell)》杂志发表,这是我校重大原创成果首次发表在国际学术“四大名刊”的主刊,该研究成果也成功入选201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自闭症共情障碍神经环路的基因影像学研究”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这是我校首次获得此类别项目资助,在省属高校中也尚属首次。

2015年,研究成果“类风湿关节炎免疫炎症病理机制及抗炎免疫药物新靶点发现”荣获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这是我校继2000年后,相隔15年以第一完成单位再次荣获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肝再生和损伤修复”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资助。

2016年,合作研究成果“中国脑卒中精准预防策略的转化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研究成果“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遗传性皮肤病的易感基因和致病基因鉴定”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研究成果“银屑病等遗传性皮肤病的易感基因和致病基因鉴定”和“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与微创手术技术的创新、应用及推广”荣获安徽省科学技术一等奖,这是我校历史上首次同年度同时获得安徽省自然科学和科技进步一等奖奖励。

2017年,研究成果“松果腺素的抗炎和抗凋亡作用机制”荣获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2018年,研究成果“内质网应激对炎症的调节作用及其关键药物靶分子筛选”和“生殖细胞及生殖道发育异常病因学及临床治疗策略研究”分别荣获安徽省自然科学和科技进步一等奖;研究成果“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癌的系列研究与临床应用”荣获华夏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科技奖一等奖;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单位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有关弓形虫易侵犯宿主神经系统以及TE致病机制研究成果,为弓形虫对宿主神经系统偏嗜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线索,也为弓形虫感染所致神经系统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2019年,研究成果“出生缺陷相关疾病的致病机制及防控策略的研究”荣获全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研究成果“天然活性产物丹皮酚、褪黑素调控内质网应激发挥抗肿瘤作用研究”和“抑郁症的认知脑网络机制与干预研究及其临床应用”分别荣获安徽省自然科学和科技进步一等奖;以第一作者在《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研究论文《细胞介素17通过SOCS3抑制细胞介素15驱动的细胞成熟并减弱NK细胞活性》,为基于NK细胞的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靶点。

2020年,在安徽省属高校中首个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年度立项数突破百项大关,共116个项目获得资助,这也是我校连续第十七年稳居省属高校首位;合作研究成果“麻风危害发生的免疫遗传学机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研究成果“银屑病基因组变异研究的新发现”“双能量CT关键技术基础及临床创新性应用”“新发呼吸道病毒性传染病炎症风暴机制与防治策略研究及其临床应用”荣获安徽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奖励,这是我校首次同年度获得3项一等奖奖励,开省属高校先河。

2021年,研究成果“男性不育发病的遗传机理与临床治疗策略创新研究”荣获全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研究成果“咖啡因介导腺苷信号通路调控酒精性肝纤维化作用机制及新靶点发掘”“无线智能超高清腔镜系统的研发与应用”“体外受精周期中废弃人未成熟卵子体外成熟体系技术攻关及临床应用”荣获安徽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奖励,我校再次同年度获得3项一等奖奖励,这也是我校连续七年获得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干预方法与适宜技术开发与应用”荣获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以共同第一作者在《自然(Nature)》发表研究论文,该研究实现了原子精确纳米团簇的螺旋组装,并在原子水平上解析了其形成机理。

2022年,我校共114个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连续三年立项数突破百项大关;“肝损伤炎症与修复”项目成功入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创造学校历史,在该类项目上实现了零的突破;“哺乳类动物全脑介观立体定位三维图谱”项目获批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资助经费4500万元,这是我校目前获得资助经费最多的科研项目;首次以通讯作者单位在《科学(Science)》合作发文,揭示了相对于环境音的低强度声音缓解躯体不同部位疼痛的精细神经机制,为靶向感知觉系统刺激调控疼痛行为提出了新思路。 

着力夯实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平台支撑效能显著提升

科技创新平台作为集聚创新资源的重要载体,在创新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支撑性和先导性作用。十年来,我校积极对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科学布局科技平台建设,平台支撑效能显著提升。

建成一批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十年来,新增建设25个省部委级科技平台,其中,2012年,“护理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获安徽省科技厅批准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实现我校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零的突破;2013年,“医学人文研究中心”获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基地建设立项,实现我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零的突破;2018年,“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泌尿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2个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获省级首批认定;2019年,实现部委级实验室重大新突破,“配子及生殖道异常研究重点实验室”获批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出生人口健康重点实验室”获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命资源保存与人工器官工程研究中心”获批教育部工程研究培育中心;2020年,新增学校首个“一室一中心”安徽省实验室“炎症免疫性疾病安徽省实验室”。目前,学校省部委级科技平台建设规模已达41个,形成了多学科、多类型、多层次较为完备的科技平台体系。

建成多维度高水准公共平台体系。2014年,着手筹建校中心实验室;2017年,校科研实验中心初步建成;2018年10月,中心正式投入运行,搭建了细胞组学系统、蛋白质组学系统、基因组学系统、代谢组学系统、电镜平台、准备系统等六大平台,面向全校师生员工积极开展科技平台服务。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加强实验动物中心建设,校实验动物中心改造工程正在紧锣密鼓推进当中。开发上线“大型科研仪器和共性实验技术网络共享平台”,在全校应用,以网络预约带动实体共享,有效支撑了科技人员的科研实验需要。各院所、附属医院科研中心平台和基础平台近年来也获得显著发展。

我校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正在开足马力,在突破科学前沿、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道路上疾驰。 

着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科技成果转化效益大幅跃

十年来,学校持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工作,特别是近五年来,加快构建符合大健康产业特点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研究-临床应用-成果转化”的创新转化体系,推进以破解临床医学难题为导向的“大学-附属医院-企业”的转化链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显著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力支持。

以制度建设为先导,加强成果转化工作统筹,激发科技成果转化动力。学校成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领导组,统筹涉及成果管理、技术转移等事务,领导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与创新创业衔接、科技成果孵化、商业推介和投融资对接等工作,形成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作价投资相融合的统筹协调工作机制。2017年至2018年,先后出台《安徽医科大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管理办法》《安徽医科大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明确规定科技成果管理、转化方式、收益分配等内容,科技成果转化有了统一、可实施的规范性制度。2020年,出台《安徽医科大学关于促进横向科研项目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暂行规定》,在成果转化方式和奖励比重方面进行改革,鼓励我校拥有职务科技成果的成果完成人以个人名义创办科技型企业或作价投资入股。2021年度,入选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和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2022年,出台《安徽医科大学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试点工作方案》《安徽医科大学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加快落实相关政策,积极探索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有效路径和机制,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链,为科研人员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激发科技成果转化动力。

以校企合作为重点,加强转化平台和团队建设,完善成果转化体系。2020年12月,学校与安徽济人药业有限公司、合肥德铭电子有限公司举行合作签约仪式,共同打造“安徽省转化医学研究院济人转化医学基地”和“安徽省转化医学研究院德铭转化医学基地”成为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的未来目标之一。时隔仅两月,落户我校的全省首个转化医学研究机构——安徽省转化医学研究院正式揭牌。我校走在“开门办学、开放办学、创新办学”的大道上,又陆续与亿帆医药、欧普康视、合肥立方制药、安科生物等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学校、附属医院和合作企业设立10个转化医学研究基地,组建12支转化医学研究团队;承担“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生殖系统疾病新药临床评价技术平台建设》;在合肥市高新区创新产业园成立了“安徽医科大学合肥高新区技术转移中心”及“药品、医疗器械及诊断试剂临床试验办公室”,搭建促进协同创新的高层次研究载体和平台,以提升科技核心竞争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加快解决制约医药研究发展的一些关键技术和瓶颈问题。

以显著成效为目标,加强成果转化实力,培育产出一批标志性转化成果。2015年,我校专利“一种芍药苷芳香族酯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通过市场谈判竞价,以500万元价格实现成功转让;科研成果“重组兽用干扰素”,2014年7月获得农业农村部首个兽用基因工程治疗性生物制品临床批文,进入最后新药注册程序,安徽九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280万元人民币于2016年获得系列专利的使用权。2020年以来,我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进入突破和快速发展期,2020年横向科研经费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1.33亿,较2019年度增长0.82亿元,增长率达160%;专利成果“人类卵母细胞冷冻保护剂”成功转让爱科(天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转让金额达200万元;专利成果“基于MANF作为标记物的肝细胞肝癌和肝内胆管细胞癌鉴别产品及方法”成功转让安徽华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转让金额达300万元;另有一批专利以许可方式实施转化。与安徽济人药业合作成立中药配方颗粒研究中心,共同开展配方颗粒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推动了世界医学界对中医药临床价值的认可,促进了我省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附属医院积极推进临床试验研究,促进创新药物研发和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极大加快了我省药物和医疗器械研发进程,与德铭电子合作开发的“人机协同的智能移动微创腔镜系统”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服务支撑安徽省“三地一区”建设贡献了重要力量。

着力加强管理创新推进内涵建设,营造科技事业发展良好生态

创新的力量,发轫于优良的制度。十年来,我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科技方针政策,以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精神为指引,坚持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营造了科技事业创新发展良好生态。

让创新活动更有序。坚持“有组织科研”鲜明导向,打造重大科技工程引领发展。从“四个培育”计划,到创新能力提升“135”工程,再到最新一轮科技工程“四个提升计划”,在科技平台、科技论文、基础和临床结合、学术交流等多维度发挥引领支撑作用,积极促进学校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

让激励政策更科学。坚持解放思想,出台包括国家级项目激励办法、国家级项目申报指导教师制、促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和立项工作办法、促进横向科研项目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办法、科研辅助人员奖励办法等在内的新制度,修订科研业绩计量和奖励办法等,以政策为杠杆,更好地激发我校广大科研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

让青年人才更有为。大力推进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正在实施“东南人才工程”、创新人才团队“双十计划”、“四个一批”建设计划、“东南博士后工程”,并通过在各层级科技项目申报立项中重视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扶持,组织评奖评优、树立青年科技人才典型等,着力加强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科技创新群体的汇聚建设。十年来,学校1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2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1人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1人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青年科学奖;494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让评价机制更全面。制定《安徽医科大学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项目改进高校教师科研评价实施方案》,入选安徽省首批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项目。完善科技发展目标综合考评体系,强化科研育人与成果转化评价;完善成果转化绩效导向的人才评价制度,推进成果转化绩效评价体系建设;坚持分类评价,根据不同工作任务及岗位类别,建立各有侧重的评价指标和标准体系。

让经费使用更便捷。深化科研经费管理“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科研经费管理和服务,修订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明确了项目负责人负责制的科研经费使用审批机制,开展科研经费包干制试点,简化财务报销流程和手续,全方位解决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刚性偏大、经费拨付机制不完善、间接费用比例偏低、经费报销难等问题,实现服务成效最大化。

让协同创新更广泛。紧跟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机遇,积极融入安徽省“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决策部署,开展广泛学术交流与合作,强化与合肥综合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实质合作,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健康大数据与群体医学研究所和医工融合创新研究中心建设。强化校内协同,构建“学科-平台-人才-科技”一体化的工作大格局,实施附属医院科研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发挥校内专家资源优势,通过派驻挂职科技副院长、组建科研能力和实验方法培训专家团队等举措,促进附属医院科研能力的快速提升。

让科研育人更深入。出台《安徽医科大学科研育人暂行办法》,围绕优化科研环节和程序、完善科技评价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科教协同和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机制、强化学术诚信体系建设、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和团队建设、繁荣校园学术文化生活等六个方面,构建科研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实现科研育人成效最大化。

初心如磐,笃行致远。十年来,安医科技人用热爱探索科研之路,矢志攀登科技高峰,书写了精彩华章。初心不变,热爱永存。我们的创新探索永不止步,奋进的安医人将敢于挑战一切艰难险阻,向着国家需要和科技前沿进发,用行动不断擘画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科技产业处 程凡)